CLEAN OPERATION
人類文明已經綿延了幾千年,
醫學技術也始終日新月異。
但對醫療成效至關重要的潔凈技術,
卻只有60多年的歷史。
我國的潔凈技術起步于
上世紀80年代的部隊醫院,
比發達國家要晚30多年。
到90年代,
部分三級甲等大型醫院
才逐步開始潔凈手術室的建設。
手術室從無到有,
從單學科到多學科,
從簡易型到數字化、復合化,
經歷了四個發展時代。
第一代:分散性手術室
最早建立的永久性手術室是一個圓形劇場,但這圓形劇場不是為活著的人做手術,而是為了尸體解剖。
傳統手術室的共同特點是一個玻璃聚光燈、木質的地板和墻壁,一個小小的手術空間,周圍擠放著觀眾席的種種設施。這個時候,外科手術是一種公開的活動,其價值主要在于其規模:它能容納的觀眾數量。
19世紀中葉,隨著麻醉技術的發展,專門建造的手術室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手術室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醫院內,根據學科的需要,手術室內配置相應的醫療器械。
這種分散式手術室,在手術室發展史上存在了一個較長的時期。
第二代:集中型手術室
1885年,德國醫生Neuber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感染控制,他設計并建造了第一個消毒滅菌的手術室。此后,感染控制得到外科醫生的普遍重視。
20世紀中期以來,外科手術學有了進一步發展,手術室由分散存在的形式逐漸轉變為集中形式。這種統一管理的手術室,有供暖、通風措施,使用化學消毒滅菌技術,手術感染率明顯下降;同時采用潔凈用品和污物分流的設計,以防止交叉感染。
這種集中型的手術系統是手術室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當代手術室基本都屬于這種類型。
第三代:潔凈手術室
上世紀50年代,由于微電子工業、精密機械工業的需要,產生了“空氣潔凈技術”,這項技術問世后,立即受到醫學專家和臨床醫學工程專家的重視。1966年,世界上第一間層流潔凈手術室在美國巴頓紀念醫院設立。
從此,各國開始建立手術室相關標準、規范,潔凈室的建造規定標準的衛生流程,使用物理消毒技術,嚴格控制室內微生物指標,有效降低病人術后感染,大大提高了手術利用率和手術質量。
潔凈手術室是醫學技術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一次成果,是手術室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大進步。
第四代:數字一體化手術室
數字一體化手術室是隨著微創手術以及信息化的發展而出現的。
1992年,美國,當時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空間利用率,減少感染風險,通過懸吊系統、信號控制系統,進行各類手術相關設備的規劃布局,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間一體化手術室的建設。
隨著信息化系統的發展,全新一代的數字一體化手術室在經過良好精確的設計后建造并投入使用,成功地實現了在手術中實時地調取病人各類影像診斷信息,并完成一些復雜手術的會診與示教記錄,實現了手術醫生、護士臺、會議室的遠程連接及手術過程中的協同控制。
手術室通過幾個時代的變革,正朝著精細化、功能化、智能化以及多元化方向發展。
相比較而言,
傳統手術室的建設沒有相應的規范,
其規劃和建造也沒有系統的衛生流程,
由此帶來的術中感染率居高不下,
嚴重威脅到手術病人的生命安全。
而現代手術室從規劃開始,
便依據相關標準及規范,
建立合理的衛生流程,
控制空氣潔凈程度,
及手術感染風險,
大大提高了手術質量。
無論是改善了醫療條件,
還是提高了病人存活率,
潔凈手術室的出現,
對于整個醫學和人類文明的發展,
都是一次重大的變革;
也必將逐步完善,
加速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再上新臺階。
版權所有:蘇州中衛寶佳凈化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蘇ICP備2021021542號
蘇公網安備 32050902100935號
技術支持:易動力網絡
掃一掃,添加微信公眾號